★套餐活动
包括目前微量物证分析学中:爆炸物证、**打残留物证、纤维物证、油脂物证等学科。但是,你听说过有心理上的残余物证吗?我来举个心理上的残余物证的例子
当时刚参加工作,职位不高,负责外勤打杂,但有一次,跟着上司派来的电视节目摄制组,维持他们拍摄现场的秩序。这样的工作没有什么重要的意义,但是一起看别人的电影是很有趣的事情。
摄制组来到五大道某处拍摄外景,我也跟着看起哄,盘旋了很多人,导演、拍摄、拍摄、临时演员来来去去,摄制器材从车里运进运出,又接着到达中心公园目前所在地的大宅院拍摄室内情景。
这部故事片讲述了文化大革命后期,一个家庭恩怨的故事。当时的情节是一个男人误以为是好朋友而争执,错把好朋友打死了。后来,急忙抢救无法恢复,在屋里想了半天,最后怀着侥幸心理把闺蜜吊在屋里伪装成自杀逃跑了。
看到在那个大宅院的室内拍摄,我大吃一惊。恍惚如曾经相见的感觉,这场面暗含的寓意让我无法坦然,我赶紧找借口回单位,到檔案室翻阅以前的文件,凭着记忆,找到了几年前的一个案子:一个人虽然是凭吊自杀现场发现烟头和非本人**手帕,怀疑他杀。后脑勺头发里有一个小小的月牙形痣。当时,虽然搜查技术不发达,但也符合吊唁自杀的人的特征。
赶紧回到现场,还在重拍中,虽然很在意房间里的拍摄,但在剧情的流程中,扮演犯人的演员也受伤后,在沙发上抽烟,凶器是拍了一个圆形的烛台,碰到头一定是三日月型的伤口。随着剧情的发展,演员在往房间里吊尸体的过程中,竟然掉了一块**的手帕。导演停止了拍摄,当天拍摄结束,工作准备回去,明天继续拍摄。我再也坐不住了,偷偷找了个导演,问他能不能介绍一下这部电视剧的编剧,太多的巧合让我不敢相信这个细节会如此一致。
导演很自然地告诉了我编剧的名字。我回家跟领导汇报了。上司也重视了。于是我派人找到了那个编剧。听说那天那个编剧在家抽烟。我毫不隐瞒地说出了那一年发生的事情。警察告诉他,如果你抢救了几分钟,你的朋友就不会死,他只是头晕,你误以为他死了,把他活着吊了起来。
编剧在岁月的磨砺中久久不能对心底的秘密怀念,这件往事对他的痛苦让他潜意识里把事件的内容放在剧本里,仿佛是自己的影子,他觉得也许这样才能心情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