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狗
同事的哥哥说
哥哥年轻的时候,在邻县发生的事。
当时是文革,大兄弟也还是少年,8岁还是9岁,不清楚。从邻县来了一个20多岁的青年。好像是从北京来的。
男人好像长得不太好,所以朋友也不多。有一天从田里回来,有一只坏狗。那只狗太难看了,永远跟在他后面,但青年人一再赶走他却迟迟不肯离开,于是就默认了这一点。
青年自己养了这条狗,生活也没那么寂寞了;狗一旦有了家,就会变得越来越出色。按理说,这个故事应该会圆满结束。不幸的是,我还年轻。从上面下来到工作组,男青年向他们告发了革委会主任的问题。我不知道任务组是怎么查的。结果反正;因为主任是同志,所以“狗”必须注意。
之后应该可以推测。身材高大、有力气的主任有机会就要把青年人一下子整好,而且有机会就要整好,没有机会创造机会也要整好。手法越来越新,手法越来越冷酷。最后一次不知找了什么毛病,把青年打死了。
青年死后,狗没有生活的保证。我有个想法。村头有一座桥,是村民回村的路。他每天趴在桥头的时候,来的人摇着尾巴跟我打招呼。再加上自己在露宿,所以也不会饿死。
在生活不富裕的时代,村民们有时会给野狗喂食。为了自己的表现,这只狗趴在桥头,但绝对不打扰,绝对不讨厌。即使是单身的孩子,也会亲切地摇着尾巴叫。最让村民们满意的是,只有主任在过桥,那只狗趴在地上,好像连主任都看不见。
主任讨厌这只狗。
男青年刚死的时候,主任回到村里,看到狗趴在桥头,主任担心狗会来咬他。后来,狗只看不起主任。主任也渐渐放心了。暂时不管。几个月后的一天晚上,主任那天喝多了。真是一步三步摇晃,才摇摇晃晃地走到桥头,刚要过桥,狗就跳起来,闪电般的速度,把主任的生命给咬断了。主任尖叫着从桥上掉下去了。村民们把他送到县医院,一天晚,浪费很多时间;第二个是医疗手段有限的时代,第三个是致命的地方。主任几天后受伤死了。
那只狗在混乱中逃跑了。逃跑也不奇怪。村民们谁也没有真心想抓,但奇怪的是,一只狗知道隐藏的意图,等待着机会。
同事大哥,我到现在都不吃狗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