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砂井的秘密

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在正午响起,伴随着热闹的锣鼓,前来祝贺的人几乎都踩空了廖家的门槛。 今天是廖老太爷的100岁生日,也是廖家新屋落成的吉日,刚好前天刚得到家乡的喜讯。玄孙廖幼儒举人——三件喜事聚在一起,不仅廖家人都高兴得合不拢嘴,四县八乡的远邻们也高兴地来到这个热闹的地方。 作为江塘县旺族大户,廖家一直没有分家,从爷爷算起,现在已经同居五代了。不仅爷爷夫妇达到了百岁的业余年龄,他们的5个孩子、10多个孙子们,也度过了人生70古来稀的阶段。前几年道台大人听取了谁的建议,统计了本县本府70多岁的老人,

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在正午响起,伴随着热闹的锣鼓,前来祝贺的人几乎都踩空了廖家的门槛。

丹砂井的秘密

今天是廖老太爷的100岁生日,也是廖家新屋落成的吉日,刚好前天刚得到家乡的喜讯。玄孙廖幼儒举人——三件喜事聚在一起,不仅廖家人都高兴得合不拢嘴,四县八乡的远邻们也高兴地来到这个热闹的地方。

作为江塘县旺族大户,廖家一直没有分家,从爷爷算起,现在已经同居五代了。不仅爷爷夫妇达到了百岁的业余年龄,他们的5个孩子、10多个孙子们,也度过了人生70古来稀的阶段。前几年道台大人听取了谁的建议,统计了本县本府70多岁的老人,将《寿民录》作为国家祥兆献给朝廷。在这本册子中,廖家人几乎不占页面的一半:八十二岁的廖家长男,八十二岁的二子,七十七岁的三子……特别罕见的是,这些廖家的每一个直系子孙康宁不仅长寿,他们的老妻子也很健康,没有老样子在江塘县说起廖家,人人都说很羡慕。

热闹的流水宴在廖家从正午一直持续到夕阳西下,人们渐渐散去。成为自由席的时候,当然大家也没有忘记“明年也来吃爷爷的寿酒吧…”这样美好的祈祷。

但谁也没想到,廖家繁茂兴盛的大象举家搬迁新居不到两个月就开始衰落了。偶然感到寒冷一病也没起,在某个夜晚的睡眠中静静地离开了人世。那之后老夫人因为过于悲伤,很快就死了……。

两位老人的葬礼刚刚结束,不久,廖家的大房、两房、三房……陆续有一群高龄老人去世。随着五房最后一位年过70的长辈去世,剩下的晚辈们也不再遵守“聚族居住”的家规,而是很快分析家产。后来,不少人因为经商或别的原因搬到了其他县,但留在当地的“廖氏”子孙中并没有出现长寿的人,他们像许多普通老百姓一样长寿到50岁左右死于老毛病。

江塘县长寿族就此销声匿迹,渐渐无人提及。

时光流逝了二十多年,作为官放出去的廖幼儒因病乞讨回到了故乡。再次站在廖家祖家门口时,廖幼儒想起了几年前自己中举时的情景,不禁感慨万千。

回乡落户,置办房产当然是一件大事,想到这么大的祖宗家一直空空如也没人住,很遗憾,廖幼儒果断出资将其翻新。结果,在修理屋后井时,一位工人竟然在井底发现了一个样式古朴的石箱,箱底正好渗出一股红色的汁液。打开盒盖,里面装满了色彩鲜艳的丹砂,仔细一闻,甚至可以闻到一丝清香。

少年时代久远的记忆渐渐涌上心头廖幼儒:过去住在老房子里时,这口井是全家人饮水的源头,而江塘县水很瘦,其他井里的水总是带着酸酸的味道,在明矾清理一次后才可以饮用,只有廖家这口口水井格外清澈那甜美芬芳的气息至今仍在脑海中萦绕——难道以前是爷爷,爷爷们的长寿就是从这上面来的吗。廖幼儒平时也喜欢钻丹鼎的术,看着手中的丹砂,一种想法不知不觉地跳入脑海……

年代久远,无法考证丹箱的由来,但将丹砂重新堆放在井壁上,自入住之日起再次将这口甜井作为主要饮用水源后,廖家长寿的人越来越多,廖幼儒本人确实活到了一百七岁的高龄。

临终前,廖幼儒廖家子孙立遗嘱,永远住在祖宗家中,不能轻易搬走!

民间故事

大学的心灵体验

2023-5-25 11:00:01

民间故事

胆小鬼和喜气鬼

2023-5-25 13:00:01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