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给我讲了一件事。她说她自己经历过。事件发生在1960年夏秋交替之际,当时全中国都遭受了大饥荒。农民衣食不暖,天天生活在水里,苦不堪言。
在母亲的脑海中,深深地记得小时候大约6、7岁的样子。祖母把她带到了进村的小路上。弯弯曲曲的小路像一条蛇。母亲说,道路两旁原本是一片绿油油的田地,但大饥荒发生后却成了乱葬场,这里埋葬最多的是刚出生的女婴。当时有些农民脑子里重男轻女的观念非常严重,认为养女儿是要吃亏的,所以产妇生完孩子后,发现生下来的是女儿,就用布把孩子盖死,然后日暮带到这个乱葬场找地方埋了。小时候的妈妈总是害怕走这条路。带着一双阴阳眼,走上这条路,看到一个个拱形的小墓包上坐着一个可怜的小女孩。她们“呜呜”地哭着,从向外突出的眼睛里流出来的都是红血,更可怕的是,她们似乎知道妈妈能看到她们,眼睛盯着她不放,双手向她挥着,好像要她们出去玩似的。她总是害怕地把头埋在奶奶怀里,不去看她。但是,那么多女孩中,有一个和她不一样的女孩,她坐在坟场上,嘴里紧紧地嚼着红布,她不哭,眼里弥漫着怨恨的光芒,她手里有瓶子,是黄色的,在那个年代很难找到这样的东西。
好不容易通过那条路,就进了村子。母亲松了一口气,像一只离开猎人围网的鹿一样,一瞬间放松了紧张的神经。
有一天,祖父换上了漂亮的衣服,没有在田里务农。我看到你准备在外面公正的外出。妈妈问:“爸爸,你要去哪里?”。祖父说:“阿姨生了一场大病,我去她家看看。”。祖父是一个非常亲情的农民,也是一个仁慈和蔼的人。他总是把妈妈抱在怀里,然后用满是胡须的嘴吻她,胡须在她脸上蹭得痒痒的,会让妈妈大笑。那天祖父亲吻了母亲的脸,然后出门了。
这位姑姑生了六个孩子,其中头五个是女儿。大女儿和二女儿是双胞胎,出生后不久就因缺奶而饿死,后来三个是女儿,那时家里几乎没有收入,和男尊女卑的叔父学村的其他人一样,女婴出生后很快就被盖死,埋在那条小路的乱葬场。姑姑虽然很痛心,但并没有阻止叔叔的行动。为了生儿子和养育儿子,只能这样做。第六个终于是儿子,姑姑生完儿子后,开始了失控的嚎啕大哭。也许是极度悲伤,也许是愿望实现了。产妇在分娩后,不能让情绪太激动或哭泣。否则你会伤到肺腑的。姑姑生了儿子以后,身体越来越不好了。她的头发不知为何,过了一会儿就像冬天飘落的雪一样白了。还不到30出头的人已经这样了,那个年代有多少人这么辛苦呢。
祖父到了她家,她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我拉着祖父坐在家里,自己去厨房做饭。母亲说:“1960年非常痛苦。家家户户都没有吃的东西。姑姑家也是这样。”。那时,姑姑家收获芝麻,用磨碎机加工成芝麻油装在瓶子里,准备留着过年吃。可是,看到祖父走了,高高兴兴地拿出芝麻油和面条,在灶上点上火,烧开水,把面条放进锅里煮,撒上盐后把面条搅到碗里,小心翼翼地浇上香喷喷的芝麻油,端到祖父面前,笑眯眯地递上筷子。它的香味充满了整个房子,祖父无法自制地咽下口水,肚子也咕咕叫了一声,家人也毫不客气地接过筷子大口地吃了起来。结束了和姑姑的闲聊,安慰了她的心。
后来,祖父步行回家,走在进村处的小路上,倒在地上昏了过去。路过的村里人看到,祖父脸色苍白,嘴唇发紫显然是中毒的迹象,吓得赶紧大叫起来。“太糟糕了,有人中毒了,快来。”祖母、叔叔和家里其他人用木板把祖父抬到医院后,祖父吐着白沫离开了人世,但没有留下只言片语。
为什么是那样?奶奶哭得天黑了,没能受到这一天的巨大打击。被送到医院的时候,医生检查了一下,说“因为食物中毒,胃里有残留农药”。我派人到姑妈家里传递消息,结果姑妈瞪大了眼睛,断气啦。一觉醒来,疯狂地跑进厨房,死抓着那芝麻油,哭了起来。原来,当初用磨机榨油后,就没有放油的啦。阿姨在家里翻来翻去,发现厨房的旧桌子下面只有一个装着剧毒农药的黄色瓶子,那个瓶子旁边放着一块红布。60年代物资极度匮乏,但姑姑拿出洗衣粉把瓶子洗了三四次,等闻不到了再拿去磨坊装榨油。回来一滴都不舍得,我想过年的时候发。没想到,这个瓶子里的农药根本没被洗过,竟然毒死了祖父。

母亲哭着走在弯弯曲曲的小路上,看到一个不哭的女婴,她的眼睛充满了歉意。听到她喃喃自语,“对不起,那个农药瓶是我装的,我想毒死我父母和弟弟,没想到杀了你爸爸!我怀孕三次被盖死了,我恨他们。”。妈妈哭着小声说。“我很伤心,但我不怪你,因为你也很可怜!这里的都很可怜!”女宝宝听了妈妈的话哭了,很快就不见了。后来,母亲走过那条小路时,从未见过坐在墓包上哭泣的女孩,也从未见过怀恨在心的女孩。听了妈妈的话,我舍不得死去的婴儿。我想她们可能不再怀恨在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