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松是申报的记者,不是报社的普通员工。他是一位专门负责头版的“头号记者”,能够站在这个位置,不仅得益于他敏锐的编纂能力,更得益于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发现身边的新闻,捕捉爆炸信息,他一直引以为豪。
有一天下午,因为异常炎热,高松堵塞了高速公路,有点着急,按了喇叭前面的车一点也没动。他非常懊恼,终于赶上报社请了半天假在回家的路上浪费了时间,一大早就答应和妻子孩子一起回家,看着自己的车开不动就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不可能啊,在这条路上他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高松心里想着,下车要看到最后。
他下了车,沿着路上堵车的车一直走,边走边想。今天的太阳真是火辣辣的,刺得眼睛都睁不开啦。
走了一会儿,他看到前方停着两辆警车和两辆救护车,一看就发生了车祸,焦灼的阳光直射在柏油马路上,灼热着前方的路段冒着热气,这场车祸看起来很严重,远远望去就看到了鲜红的血迹一股说不出的血气涌上心头,他感觉自己整个人都和这太阳一起沸腾,某种想法突然冒了出来,如果这场车祸严重,这篇报道一定会登上头条!
带着这样的想法,他兴奋地迫不及待地向前跑去,果然,警察封锁了整条马路,展开血迹将道路铺成红色,卡车翻了个底朝天,轿车瘪了,死者血肉模糊的上半身趴在地上下半身被卡车的门卡住了。副驾驶座的女性死亡者和两块肉泥交织在一起,看起来像是一对夫妇。
这个场面让目击者恶心,反而让高松心跳加速,胸口发热。
他转身回到自己的轿车上,急忙打开车门拿出相机和记者证重新回到事故现场。他走的时候,警察已经拿着雨布盖住了死者,下午的阳光把马路上斑驳的血迹烧得通红,散发着血腥的气味。高松拿着记者证向警察看了一眼就进入了交通事故现场。
他着魔似地翻了翻雨布,当警察制止他的动作时,他说:“我需要职业上的需要,记录现场的真实情况,这张照片不会随便出现,我会和报社严密协商。”。
他疯狂地按下快门,咔哒咔哒,咔哒,镜头下模糊的,扭曲的脸被相机记录下来,那血污,那张张开的肉,那惨状的画面都被相机记录下来了。
那天晚上他没有回家。他给家里打了电话,然后开车回到报社的工作室。
他把数码相机里的照片一一挑出来,摆好,手指飞快地按着键盘写报道,他简直无法用语言形容他内心的喜悦,那天晚上他忙了一晚上,最后点击发送,他才松了一口气。
有一天,一张脸扭曲的照片占据了当天报纸的头版,那篇报道写得很精彩。那张照片上车下死者的眼睛里流露出求生的欲望,扭曲的腰充满了无力。
也就是说,那天,高松这篇精彩的报道晋升为主编,休假了……
“夫人,看到了吗,我的报道,我觉得这是我写过的最好的一篇。”高松回到家,兴奋地拿着那份报纸对妻子说。“公司允许我休假一周,你说我们明天去野餐吗?”
第二天高松开着车,载着家人走在郊游的路上……即使是同一条高速公路,同样明媚的阳光,不同的是高松这次心情很强烈。
车开到一半,高松急刹车,他竟然看到马路前有个巨大的洞,就像干涸的湖泊一样大,最主要的是一辆面包车悬挂在大洞的边缘,高松热血沸腾他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惊心动魄的场面,车内挤满了游客,他们喊着“救命”,有的嚎啕大哭,趴在窗户上用无助的目光等待救援。
多么真实的描写啊,高松打开行李箱拿出相机跑过去,又是一篇惊人的报道啊!
他再次疯狂地按下快门,全然不顾车里呼救的声音,这时车开始摇晃起来,悬在一个大洞旁像树叶,一被风吹就好像掉下去一样。
他满脑子都是这个消息如何出题、如何编排,这时一个声音把他拉回了沉思。
“爸爸!救救我!”是他6岁的儿子。
“小乐,你在哪里?”鬼爷爷
“爸爸,我们在车里,快救救我,我好害怕!”
灼热的阳光刺穿了高松的眼睛。他看到那辆面包车上坐着妻子、孩子、爸爸、妈妈!他们喊救命,那痛苦的表情,害怕死亡的尖叫。
高松丢掉相机拼命朝自己的轿车跑去,赶紧上车,走到大洞附近,抓住车里的安全绳朝面包车跑去,只要自己快一点,再早一点坐面包车,就可以让自己的轿车把自己的家人从大洞里拉开。
感觉他在和生命竞争,好像没有尽头……
“哄”一声巨响,一辆面包车整个掉了下去高松像个傻瓜一样坐在地上,他不知道自己的家人为什么会进入面包车里,也不想知道面包车从大洞里掉下来会是什么样的惨状。
从那以后,高松人类就像蒸发了一样……
三个月后,深夜,报社编辑室里出现了一个无精打彩的胡须男子。他拿着相机一张一张地放大了日照的照片。他在照相面包车的窗户里看到家人歪着哭喊着的脸和黑影,他放大放大放大,他看起来像是那个黑影把面包车拉在前面,有人推着那个面包车。
“哈哈哈……”高松疯狂地放肆地笑着,他突然想起了他以前拍摄的狰狞面目。绝望的目光使他觉得无数双眼睛在看着他。他的家人,他的儿子……。
此时,编辑室的灯光闪烁,黑影正对着高松。谁知道他绝望的眼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