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
清朝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官库中玉器失传,官员们纷纷盘问住在官库附近的园林工人。
轮到“常明”这个人的时候,官员还没问两句,突然发现常明脸色有点不对,脸色苍白,眼睛模糊,嘴角抽搐突然发出了「玉器不是常明偷了,不过,人他杀了。我是被他杀了的人的怨灵!」的声音。
官员吃了一惊,两边的衙门也大乱啦。毕竟那是一个人人心驰神往的时代,看到真的有怨灵附身,就骚然了。虽然主审官终于稳定了局面,但他认为这样的凶恶事件在自己的政府机关是无法处理的,所以马上转移到了刑部。
刑部纪容舒、余文仪委派主审官,对其身为常明且不认识灵魂的人进行审理。
那个人用年幼的童子的声音,继续讲述恐怖离奇的杀人事件
“我叫二格,今年14岁,住在海淀,父亲叫李星望,去年正月十五上元节,我上街看花灯,见到邻居常明,他和我一起玩,夜深人静的时候一起回家,在路上常明突然捉弄我,让我开始动手动脚,一边反抗一边叱咤,让我回家告诉爸爸我所做的一切。常明一听,顿时眼前出现一道凶光,把我拖到一条僻静的小巷里,用皮带勒死我,埋在河岸下。父亲找不到我,很着急,听到观花灯时常明曾和我在一起,怀疑常明绑架我藏起来了,向巡城御史告状,连刑部都吓了一跳,派人仔细调查,没有结果,证据不足找不到真凶不管这个案子,两个大人帮我洗冤吧!”
那个人说哭了起来,哭声依旧是一个不出声的童子的声音。
主审官纪容舒仍然不敢相信,想了想后用严厉的声音问道。
那童音回敬道:“大人看了鉴,我带着冤屈,无处不在,成了孤魂鬼,天天跟着常明。”为了给他戴上,他向政府机关提出了诉讼,但每次去离他四五尺远的地方,都像火焰烧烤一样热得无法靠近。后来热度减轻了一点,我可以接近他两三尺,慢慢地靠近了一尺……昨天突然发现他身上的热度完全消失了,赶上了衙门审玉器失踪的案子。他自己站在公堂前,我正好附身在他身上。“
主审官余文仪还是不敢相信,问道:“去年你被杀害后,还记得刑部审判常明的日期吗?”。
那个人马上说了日期,查了一下,果然时间对。
这次不用相信了,两位主审官询问了尸体的埋葬地点。
那人在河岸的第几棵柳树旁,派衙门去挖掘,果然发现了一具少年尸体。尸体还没有完全腐烂,让二格的父亲李星望认识到,李星望悲叹着“我的儿子啊!”。
二、二
此案轰动京城,不少围观者到河岸边看“犯罪现场”,指着挖出两格尸体的尸洞吐沫四溅。在朝堂,这是一个奇怪的过程,但经过验证的结果都是真实的。
官府审理仍在继续,受审人员也依然处于极端异常的状态,审讯时一叫“常明”,这个人就醒了,谈话与“常明”一致。叫他二格,这个人好像昏倒了,说话变成了稚嫩的童声。最不可思议的是,也出现了两种声音相互争论的场面。
这个人是“常明”还是二格是个谜,但“常明”杀害了二格,这是毫无疑问的。
刑部以真相奏响乾隆皇帝,命令依法处决杀人犯。
命令下达的那天,那个人的二格灵魂非常高兴。2格生前是一位走在街上卖年糕的哥哥,开始高唱卖年糕时的吆喝声。他父亲听到声音后嚎啕大哭。怨灵说:“爸爸你好,我也去!”。从那以后,就像离开了常明的身体一样,然后听常明,不发出二格的童音。
3
这个事件的奇妙之处,今天听了也令人瞠目结舌。
那么,真的有怨灵附身吗。
事实上,这个事件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的“鬼上身”性质相同,医学上称之为“歇斯底里性依附状态”,表现为一个人突然改变了性格特征,在语言、姿势和声音上变成了另一个人。
现代医学对此有比较清醒的认识:歇斯底里性依附状态和幻觉同样是普遍的精神失常,根本原因是潜意识的爆炸性表达,患者往往由于长期和巨大的心理压力,有强烈的潜在诉求,但日常生活中无门当你诉说长期的压抑和扭曲,遭遇某个突发事件时,这个事件,在患者沉重的心上加上的“最后一根稻草”时,非常适合生病。
例如乾隆年的这起“怨灵凭依奇案”,由于凶手杀害无辜少年,长期背负沉重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经常怀疑被害人的怨灵被围困在自己身边,一年后,内务府审讯古董盗窃案时他误以为是东窗事件,觉得受不了了,就用受害人的声音和举止说出了自己的罪行。